三复斯言 ,释义: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形容对它极为重视。
温故知新 ,释义:温习学过的东西,获得新的体会。《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也用以指吸取历史经验,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血气方刚 ,释义:指年轻人精力正旺盛。
惠而不费 ,释义:惠:给人好处;费:耗费。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
内省不疚 ,释义:指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即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
言不及义 ,释义:只说些无聊的话,谈不到正经的事情。《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能近取譬 ,释义: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
文质彬彬 ,释义:《论语·雍也》:“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原意是,如果文采和实质相配合,就能做君子。后用以形容人举止文雅有礼貌。彬彬:配合谐调。
恶衣恶食 ,释义: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年富力强 ,释义:年纪轻,精力旺盛(富:指未来的年岁多)。
举一反三 ,释义: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形容善于类推,能由此及彼。《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宋朱熹《答胡伯逢书》:“夫告往知来,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者皆适。” 反:类推。
仁人志士 ,释义:仁爱而有节操的人。
好行小惠 ,释义:好:喜欢;行:施行;惠:仁慈。指喜欢给人小恩小惠。
循序渐进 ,释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指学习或工作)。宋朱熹《四书集注·论语·宪问》:“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
言必有中 ,释义:指话都能说到点子上。《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中(zhòng):正好对上。
不得其死 ,释义:指人不得好死。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
发愤忘食 ,释义:下决心努力学 习和工作,连吃饭也忘记了。形容勤奋和专心。《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 至。”
不耻下问 ,释义:《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
犯上作乱 ,释义:旧指触犯皇 权或尊长,搞叛逆活动。《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 者,未之有也。”
驷不及舌 ,释义:驷:古时由四匹马拉的车;舌:指说的话。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
见义勇为 ,释义:看到合乎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后生可畏 ,释义:《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意思是年轻人往往能够超过老一辈,是可敬畏的。畏:畏惧。这里指敬畏。
当仁不让 ,释义:遇到该做 的事情,主动去做,不推辞。《论语 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 仁:仁义,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不亦乐乎 ,释义:《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原是喜悦之意。现常用来表示事态的发展已达到过甚的程度。含有诙谐味:忙得~。
杀身成仁 ,释义:《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原意是说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现指牺牲生命,以维护正义事业。
家喻户晓 ,释义:每家每户都知道。
理屈词穷 ,释义:(在争论中)理由站不住脚,被驳得没话可说。
循循善诱 ,释义:善于有步骤地进行引导。《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循循:有步骤、有次序的样子。诱:引导。
手足无措 ,释义:形容举动慌乱或没有办法应付。
诲人不倦 ,释义:耐心地、不厌倦地教导别人。《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诲:教导。倦:厌倦。
版权声明:本文收录于网络,如有侵权请E-mail联系 www.jcedu.net.cn 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