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师表 ,释义: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市井之徒 ,释义:徒:人(含贬义)。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寓教于乐 ,释义:把教育跟娱乐融合为一体,使人在娱乐中受到教育。
学以致用 ,释义: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致:使达到。
守株待兔 ,释义: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画荻教子 ,释义: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释义:指对一个人施加教育应该及时及早。
愚公移山 ,释义:传说古代有一位老人名叫北山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住了路,他下决心要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河曲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可能。愚公回答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这两座山可不会再增高了,凿去一点就少一点,终有一天要凿平的。”(见于《列子·汤问》)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不怕困难。
凿壁偷光 ,释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春风风人 ,释义:比喻给人以教益或帮助。汉刘向《说苑·贵德》:“吾不能以春风风(fèng)人,以夏雨雨(yù)人,吾穷必矣。”
一毛不拔 ,释义:一根毛也不肯拔。比喻极端吝啬。《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度日如年 ,释义:过一天像过一年那样长。形容日子很不好过。
不教而诛 ,释义: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比屋可封 ,释义:意思是在唐、虞时代,贤人很多,差不多每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后比喻社会安定,民俗淳朴。也形容教育感化的成就。
孺子可教 ,释义:指年轻人有出息,可以把本事传授给他。
脱胎换骨 ,释义:原为道教修炼用语。汉魏伯阳《参同契》卷上:“弥历十月,脱出其胞,骨弱可卷,肉滑若铅(一作饴)。” 后比喻重新做人。
生吞活剥 ,释义:唐刘肃《大唐新语·谐谑》记载,枣强令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有人取笑他“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后用“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照搬别人的言论、经验、方法等。
三迁之教 ,释义: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自相矛盾 ,释义:《韩非子·难势》上说,有个人又卖矛,又卖盾。卖矛的时候说他的矛无比锋利,什么东西都能刺透;卖盾的时候又说他的盾无比坚固,什么东西都穿不透。有人就问他,要用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呢?他无言以对。后用“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反面教员 ,释义:反面:坏的,消极的一面。指与人民为敌的人的言行,可以从反面教育人民。
自食其果 ,释义:比喻自己做了坏事,自己遭受到损害或惩罚。
夜郎自大 ,释义:汉代西南邻国中,夜郎国(在今贵州西部)最大。夜郎国的国君问汉朝使臣道:“你们汉朝大呢?还是我们夜郎国大呢?”(见于《史记·西南夷列传》)后来用“夜郎自大”比喻妄自尊大。
乘虚而入 ,释义:也说乘隙而入。乘着对方空虚或没有准备的时候闯进去。
买椟还珠 ,释义:《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有个楚国人把珍珠装在木匣子里,到郑国去卖。有个郑国人认为匣子漂亮,就买下木匣,把珍珠退给了卖主。比喻取舍不当,抓了次要的,丢了主要的。椟(dú):木匣子。
一举两得 ,释义:做一件事,能同时得到两方面的好处。汉刘珍等《东观汉记·耿弇传》:“吾得临淄,即西安孤,必覆亡矣,所谓一举而两得者也。” 举:动作,举动。
百年树人 ,释义: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诲人不倦 ,释义:耐心地、不厌倦地教导别人。《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诲:教导。倦:厌倦。
洒扫应对 ,释义: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讽一劝百 ,释义:讽:用委婉含蓄的言语批评、指责;劝:劝告,劝戒。委婉含蓄地批评、指责一个,使大家都受到教育。
教导有方 ,释义:教育引导很有办法。
科班出身 ,释义:比喻具有受过正规教育或训练的资格。
邯郸学步 ,释义:《庄子·秋水》记载,有一个燕国人到赵国的首都邯郸去,看到那里人走路的姿势很美,就跟着学起来。结果不但学得不像,而且把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了,只好爬着回去。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释义:树:培植,培养。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立竿见影 ,释义:把竹竿立在太阳光下,立刻就看到影子。比喻收效迅速。汉魏伯阳《参同契》卷下:“立竿见影,呼谷传响。”
以法为教 ,释义:以:用;教:教育。引用法律条文充当教育的内容。
有伤风化 ,释义:伤:妨碍、败坏;风化:风俗教化。败坏、损害社会的风俗和教化。指对社会风俗、教育有不好影响的言行。
举一反三 ,释义: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形容善于类推,能由此及彼。《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宋朱熹《答胡伯逢书》:“夫告往知来,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者皆适。” 反:类推。
高阳酒徒 ,释义:指好饮酒而放荡不羁的人。《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初,沛公引兵过陈留,郦生踵军门上谒…使者出谢曰:‘沛公敬谢先生,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郦生瞋目按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 高阳:古地名。
黔驴技穷 ,释义: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中说,黔地无驴,有人从外地带来一头,放牧在山里。老虎看见驴是个庞然大物,以为是神,老远就躲开了。后来逐渐靠近,加以戏弄,驴大怒,踢了老虎一脚。老虎看透驴的本事不过如此,就把它吃掉了。后用“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用完,再无办法了。
金针度人 ,释义:传说唐郑侃的女儿采娘,在七夕祭织女时,得到了一根金针,从此她刺绣的技能更加精巧。后以“金针”比喻秘法、诀窍。以“金针度人”比喻把高明的方法传授给别人。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释义: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耳提面命 ,释义:也说面命耳提。《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意思是不但当面教导他,而且提着耳朵叮嘱他。后 用以形容对人教诲恳切,要求严格。
毛遂自荐 ,释义:毛遂是战国时代赵国平原君的门客。秦兵攻打赵国,平原君奉命到楚国求救,毛遂自动请求跟着去。到了楚国,平原君跟楚王谈了一上午没有结果。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答应派春申君带兵去救赵国(见于《史记·平原君列传》)。后来用“毛遂自荐”比喻自己推荐自己。
擒贼擒王 ,释义:唐杜甫《前出塞》诗:“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比喻先要抓首恶或主要的敌手。
孟母三迁 ,释义: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汉赵岐《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多此一举 ,释义:做不必要的 、多余的事情:何必~。
有教无类 ,释义:对任何人都给以教育,不分高低贵贱。《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类:类别,种类。
生聚教训 ,释义: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触类旁通 ,释义:懂得了某一事物或道理从而懂得相关的其他事物或道理。
刑期无刑 ,释义:刑罚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从而达到不用开的目的。
废寝忘食 ,释义:也说废寝忘 餐。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非常勤奋专心。南朝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 寝,昃晷忘餐。”
神道设教 ,释义:神道:本指天教,即神明之理,后指关于鬼神祸福之说。利用鬼神迷信作为教育手段。
管宁割席 ,释义:管宁:人名;席:坐卧用的编织物。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
屡教不改 ,释义:多次教育,仍不改正。也说累教不改。
沂水春风 ,释义:沂水:河水名,在山东省曲阜县境内,孔子出生地。春风:春天和暖的风,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来自沂水的春风。比喻深受孔学的教育与熏陶。
掩耳盗铃 ,释义:偷铃铛的人怕铃响,把自己耳朵堵住,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听不见。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吕氏春秋·自知》:“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掩:捂。
悬梁刺股 ,释义:《战国策·秦策一》记载,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说孙敬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用“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股:大腿。
雪中送炭 ,释义:在大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以帮助。宋范成大《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望梅止渴 ,释义:《世说新语·假谲》记载,三国时,曹操带兵长途行军,士兵们都很口喝,曹操便说:“前面就是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 士兵们听了,嘴里都流口水,一时也就不渴了。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只好用空想来加以安慰。
相敬如宾 ,释义:《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臼季(人名)使,过冀,见冀缺(人名)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宾。” 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
蒙以养正 ,释义:指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
教学相长 ,释义:《礼记·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原意是说,学的人通过学习知道自己不足,教的人通过教别人知道自己还有难点,然后都再去进一步钻研,所以无论学的人...
不教之教 ,释义: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薰陶。
玉不琢,不成器 ,释义:琢:雕。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就不能有成就。
不寒而栗 ,释义: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 栗:发抖。
学而不厌 ,释义: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因材施教 ,释义: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
有风有化 ,释义:指有教育意义。
安详恭敬 ,释义:古时指教育儿童要注意的四点:安定而不轻躁,详审而不疏率,表现要谦恭,心里要有所敬畏。
循循善诱 ,释义:善于有步骤地进行引导。《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循循:有步骤、有次序的样子。诱:引导。
断杼择邻 ,释义: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
夏雨雨人 ,释义:雨:前一个“雨”,名词,雨水;后一个“雨”,动词,下雨。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时给人帮助和教育。
亡羊补牢 ,释义:《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丢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迟。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牢:牲口圈。
刻舟求剑 ,释义:楚国有个人过江时把剑掉在水里,他在船帮上剑落的地方刻上记号,等船停下,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结果自然找不到(见于《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
枯鱼之肆 ,释义:枯鱼:干鱼;肆:店铺。卖干鱼的店铺。比喻无法挽救的绝境。
易子而教 ,释义:易:交换。交换孩子进行教育。
不可教训 ,释义:教训:教育,教诲。对某人无法进行教育。
班门弄斧 ,释义:鲁班是古代传说中著名的木工。在鲁班门前摆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含有不自量力的意思。
对牛弹琴 ,释义:比喻对不能 理解的人白费口舌、力气。有看不起对方的意思。现在也用来讥笑说话不看对象。《弘明集 理惑论》 :“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春风化雨 ,释义: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版权声明:本文收录于网络,如有侵权请E-mail联系 www.jcedu.net.cn 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