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屋建瓴的成语故事
楚汉相争时,汉王刘邦的大将韩信东征西讨,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居功自傲,有点飘飘然起来。平定齐地后,他写信给刘邦,要求把自己封为“假(代理)齐王”。刘邦得知后,非常恼怒,骂韩信是白日做梦!他的属下张良看完信,劝道:“目前,我方不利,楚军尚强,韩信又掌握着很大一部分兵权,大王不如顺水推舟,答应他的要求。”刘邦心领神会,派张良为特使,带了王印,去封韩信为齐王。韩信非常高兴,答应迅速发兵攻打楚霸王。 汉军在垓下设下埋伏,韩信担任三军统帅,并请刘邦守住大营。韩信有勇有谋,楚霸王战败,拔剑自刎。刘邦担心韩信位高权重,就收了他的兵权,夺了齐地,改封他为楚王。 公元前202年,刘邦做了皇帝,即汉高祖。不久,有人告发说,韩信把项羽的大将钟离昧窝藏在家里,看来是想造反。此事传到韩信那里,有人劝道:“大王何不杀了钟离昧,表明心迹,使皇上高兴呐?”韩信说:“钟离昧素来与我有交情。我在楚营时,霸王曾经要杀我,多亏钟离昧救了我。现在他走投无路,我怎忍心杀他?”尽管嘴上这么说,韩信最后还是当面跟钟离昧谈了。钟离昧看透了他的心思,大骂他无情无义,自刎了。 随后,韩信向刘邦献上了钟离昧的人头。刘邦仍怀疑韩信不是真心,并命武士将他绑了起来。大夫田肯知道后,就拜见刘邦,说:“有几件事,值得向陛下祝贺。一是韩信的束手就擒;二是陛下牢牢地控制着三秦(关中),陛下利用这雄险的地势,来控制、驾御诸侯,就如从高高的屋脊上把水从瓶子里倒下去。”田肯又说,“齐地两千多里,七十余城,非常重要,控制着这里,便可以一当十。如此重要的地方,非亲子弟是不能封他做齐王的。”,刘邦听出了田肯婉转地为韩信求情的意思。因为定三秦、平齐地,主要是韩信的功劳。于是,刘邦赦免了韩信,只是将他降为淮阴侯。
高屋建瓴成语相关内容
成语语目 高屋建瓴
成语拼音 [ gāo wū jiàn líng ]
成语意义
高屋建瓴是一个成语,指从高屋顶上倾倒瓶子里的水。或从高屋顶上顺着瓦沟倒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的形势。现指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彻。
成语例句
革命的豪情和革命的气魄,使他的史剧气势恢阔,振摆超腾,~,雄浑奔放。
成语释义
拼音: gāo wū jiàn líng
在高屋的顶上把瓶子中的水倒下来。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有利形势。《史记·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建:倾倒。瓴(líng):盛水的东西。
成语详解
- 【解释】: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 【示例】:革命的豪情和革命的气魄,使他的史剧气势恢阔,振摆超腾,高屋建瓴,雄浑奔放。
◎《郭沫若剧作全集编后记》 -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居高临下
成语造句
- 他以锐不可当,高屋建瓴之势,一路夺得胜利,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 基督真正被质疑的不在于高屋建瓴,而在于十字架。
- 韩信以锐不可当,高屋建瓴之势一路夺得胜利,业已定了三秦,平了齐地,立下了大功劳。
- 走进街区,一片繁华,到处高屋建瓴!
- 你的回答听起来越"高屋建瓴"越好。
- 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非要有屋上建瓴,势如破竹的气势不可!
- 听了他一番高屋建瓴般的讲解,我才茅塞顿开,心里亮堂了许多。
- 他高屋建瓴而受到人民的尊敬。
- 毛泽东洞察全局,高屋建瓴,在指导革命战争中表明了非凡的英明和伟大的气魄。
近 义 词
[ 高高在上 ][ 高层建瓴 ][ 建瓴高屋 ][ 居高临下 ][ 瀽瓴高屋 ]
反 义 词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成语接龙
相关成语
[ 居高临下 ][ 断壁残垣 ][ 昂首阔步 ][ 水长船高 ][ 珠光宝气 ][ 高高在上 ]
以上内容是高屋建瓴的成语故事,由成语故事大全网为您整理的高屋建瓴成语故事的典故希望你能够喜欢,并能够通过文章内容更深入理解高屋建瓴的内容和意义。